文風是文章所體現(xiàn)的思想作風,,是文章寫作中某種傾向性的社會風氣及作者語言運用的綜合反映,。區(qū)分“文風”與“文筆”,能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文風的含義,。文風包括文筆,,但絕不僅僅是文筆。文筆更側(cè)重文章的寫法,、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等,與作者的寫作風格關(guān)系密切,,是作者語言水平,、寫作水平的直接表現(xiàn),。文風是文章所體現(xiàn)的思想狀態(tài)、社會狀況,、語言水平等方面的綜合反映,,是更深層、更綜合,、更廣泛的概念,。有人曾做過一個比喻,把文風比作黨風,、作風的一面鏡子,。這是非常形象又貼切的。
理解了文風的含義,,就不難理解好文風必須具備的標準了:一是要反映深刻的思想,;二是要反映現(xiàn)實的社會狀況;三是要有高超的語言水平,,也就是好文筆,。我國擁有輝煌燦爛的優(yōu)秀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chǎn)生了不同的文風,。文風被打上它所在的歷史時期的烙印,,反映著鮮明的時代特點,有的氣勢恢宏,,有的豁達開朗,,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沉郁頓挫,,有的慷慨悲壯,。
我們黨非常重視文風,把文風與作風,、黨風緊密聯(lián)系起來,。王蒙先生在自傳里回憶了國民黨方面的北平市社會局局長溫某某和共產(chǎn)黨人李新的講話,他當時只是中學生,,卻很容易就分辨兩者講話風格的不同,。前者“官聲官氣,拿腔做調(diào),,公鴨嗓,,瞎跩文卻是文理不通”,后者“共產(chǎn)黨人的邏輯,、正義,、為民立言、全新理想、充滿希望,、信心百倍,、侃侃而談”。毛澤東對“八股”的壞文風深惡痛絕,,斥之為“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屬于“藏垢納污的東西”,,列舉壞文風的八大罪狀,認為壞文風“流毒全黨,,妨害革命”“傳播出去,,禍國殃民”。在延安時期,,我們把反對“黨八股”作為整風運動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反對文章里、演說里和開會時存在的呆板的舊形式,、舊習慣,,弘揚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形成我們黨的文風,,反映我們黨的革命斗志和精神面貌。
好文風一定是易懂的,。易懂的文風杜絕瞎跩文,,絕不生造那些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樸實無華,,通俗易懂,是讓中學生就能很容易地明白的,。文風的易懂絲毫不影響思想的深刻,,反而利于思想的表達,使深刻的思想更容易被人接受,。
好文風一定是真實的,。真實的文風實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最能打動人心,,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好文風求真講實,,貼近現(xiàn)實,,是大家都樂于接受的。而壞文風浮夸,、矯揉造作,,違背真實的原則,,連中學生都能聽出其虛假,不僅不信任,,還深表厭惡,。
好文風一定是簡潔的。簡潔的文風就能扔掉“懶婆娘的裹腳”,,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完即止,,用盡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達到“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的境界,。
好文風一定是新鮮的。新鮮的文風選題新穎,、視角獨特,、時效性強,總能發(fā)現(xiàn)新亮點,,使用新表達,,提煉新主題,別出心裁,,讓人感到“全新理想”,,避免“俗套”“老套”“死板”的窠臼,讓人讀來耳目一新,,大有新鮮之感,。
好文風一定是活潑的?;顫姷奈娘L貼近現(xiàn)實,,反映活躍的生活、生動的故事和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侃侃而談,,毫不呆板、沉悶,,讀起來勃勃有生氣,,活靈活現(xiàn),充滿了生活味兒。
好文風是扎實的,。扎實的文風一定講真話,、實話,而不講空話,、套話,;反映實際問題,而不停留在表面問題上,。只有調(diào)研才能形成扎實的文風,,提出實實在在的問題,避免停于表面“寫不出來硬寫”,。
好文風是深刻的。深刻的文風能夠深入到事物的內(nèi)部和最深層,,有著縝密的邏輯,,揭示出事物的內(nèi)在特征、本質(zhì),、規(guī)律,,得到真諦,把真理揭示出來,,反復(fù)思考,,能“咀嚼”出其中的理論味兒。(黃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