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當局推行全球遏制共產主義戰(zhàn)略,立即進行武裝干涉,,支援南朝鮮軍作戰(zhàn)。同時命令其海軍第7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7月7日,美國操縱聯(lián)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授權組成以美國為首侵朝“聯(lián)合國軍”決議,,將美國在朝鮮的武裝干涉行為披上了聯(lián)合國的外衣,將本是內戰(zhàn)的朝鮮戰(zhàn)爭變成了侵略和反侵略戰(zhàn)爭,。美國侵略朝鮮的空軍飛機,,不斷侵入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鎮(zhèn)鄉(xiāng)村,。9月底,,美軍地面部隊全線進抵三八線,,準備越過并繼續(xù)向北進攻。
對美國的侵略和挑釁行動,,中國政府和人民發(fā)出了強烈抗議和嚴厲警告,。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警告美國當局:“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wèi)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zhàn)爭。”(《周恩來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4頁)“美國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zhàn)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周恩來軍事文選》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頁)
然而,,美國當局認為中國政府的警告只是“虛聲恫嚇”,,中國沒有力量,更沒有膽量同美國軍隊進行較量,,因而對中國的警告不屑一顧,,一意孤行。10月7日,,美軍地面部隊大舉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進攻,,將戰(zhàn)火燒到了中國大門口。朝鮮處境危急,,中國大陸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朝鮮勞動黨中央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請求中國出兵給予援助。
此時,,新中國成立剛剛一周年,,統(tǒng)一大業(yè)尚未完成,長期戰(zhàn)爭創(chuàng)傷造成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爛攤子尚未治理,,國家一窮二白;新解放區(qū)土地改革工作剛剛展開,,土匪,、特務尚未肅清;軍隊武器裝備遠遠落后,并且大部分野戰(zhàn)軍部隊已擔負支援國民經濟恢復的工農業(yè)生產任務,,缺乏作戰(zhàn)訓練,;一部分干部和軍民有和平厭戰(zhàn)情緒。國家政治秩序,、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都未完全走上正軌,。
出兵援助朝鮮就要同美軍直接作戰(zhàn),無論經濟力量還是軍隊武器裝備,,當時我國與美國都無法相比,。美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已有175年的歷史,工業(yè)發(fā)達,,技術先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躍居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1950年,,其國民生產總值達2848億美元,鋼產量8772萬噸,。而中國由于近代以來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不斷侵略掠奪,,工業(yè)發(fā)展極為緩慢,技術水平嚴重落后,,不能生產汽車,,更不能生產飛機大炮,經濟力量十分薄弱,。1950年,,中國工農業(yè)總產值574億元人民幣,相當于229億美元,,僅是同期美國國民生產總產值的1/12,;鋼產量僅有60.6萬噸,相當于同期美國鋼產量的1/144,。
美國軍隊是世界上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軍隊,。美國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還有原子彈,。從朝鮮戰(zhàn)爭一開始就將海空軍投入作戰(zhàn),,作戰(zhàn)飛機已達1100余架,,海軍艦船近300艘。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海軍和空軍尚在組建過程中,,沒有形成戰(zhàn)斗力,。美軍地面部隊一個師即裝備有各種坦克140余輛、裝甲車35輛,,各種火炮950余門,,各種車輛3800余輛,,無線電機1688部、密碼機145部,。解放軍裝備最好的部隊,,東北邊防軍(志愿軍)沒有坦克和裝甲車,沒有對空作戰(zhàn)武器,,反坦克武器也只有每個步兵營的3具火箭筒,。一個軍才編有各種火炮520至540門,沒有車輛編制,,有線電話,、密碼機數量不到美軍一個師的1/4。
中國出兵與美國軍隊作戰(zhàn),,能打贏嗎,?中國的經濟力量能支持與美國進行一場戰(zhàn)爭嗎?這些實際問題,,毛澤東也是思之再三,。正是因為中國面臨的困難太多太大,毛澤東于10月2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4日下午和5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許多人有顧慮,主張不出兵或緩出兵,。直到10月5日下午的會議上,,大家才統(tǒng)一了認識,一致作出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
周恩來、彭德懷,、聶榮臻,、胡喬木都曾談及,中共中央當時下決心作出這個決策是很不容易的,。胡喬木曾回憶:“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二十多年,,記得有兩件事是毛主席很難下決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再一件是1946年我們準備同國民黨徹底決裂,。”(《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頁)毛澤東自己也說,,討論這個問題,有很多天是睡不著覺的(《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一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30頁),。
中國面臨著那么多嚴重困難,并且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與美國差距明顯,,中共中央為什么決策出兵抗美援朝,?其中當然有多種原因,但主要有如下三個原因:
第一,,直接原因是朝鮮提出了請求,。朝鮮勞動黨中央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以金日成和樸憲永聯(lián)名的形式于10月1日致信毛澤東,信中提出:“在目前敵人趁著我們嚴重的危急,,不予我們時間,,如要繼續(xù)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qū),則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qū)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zhàn),!”(《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史》修訂版,上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頁)朝鮮與中國一江之隔,唇亡齒寒,、戶破堂危,。在中國東北解放戰(zhàn)爭期間,朝鮮幾乎發(fā)揮了東北民主聯(lián)軍(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后方基地的作用,,許多朝鮮人為中國革命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根本原因是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古今中外,,任何國家的最高決策層,在作出重大戰(zhàn)略決策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決策出兵抗美援朝也不例外。維護國家利益具體表現(xiàn)如下:
維護國家主權,。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戰(zhàn)的同時,,就命令其海軍第7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中國當然做出強烈反應,當時除了抗議、聲討之外,,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已經感覺可能要同美國打一仗,。用周恩來的話說,就是“六月二十五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給了我們新的課題:支援朝鮮人民,,推遲解放臺灣。”(《周恩來軍事文選》第四卷,,第43頁)
保衛(wèi)東北地區(qū)的國防安全,。美國投入朝鮮戰(zhàn)爭的空軍飛機于8月27日起不斷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地區(qū)城鎮(zhèn)、鄉(xiāng)村,,地面部隊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界推進,,嚴重威脅中國東北地區(qū)安全。彭德懷在自述中說:“美國占領朝鮮與我隔江相望,,威脅我東北,;又控制我臺灣,威脅我上海,、華東,。它要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時候吃,決定于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彭德懷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257頁)
維護東北地區(qū)經濟建設。東北是全國解放最早的地區(qū),,東北地區(qū)的經濟恢復和建設在全國具有示范作用,。周恩來指出:“中朝是唇齒之邦,唇亡齒寒,。朝鮮如果被美帝國主義壓倒,,我國東北就無法安定。我國的重工業(yè)半數在東北,,東北的工業(yè)半數在南部,,都在敵人轟炸威脅的范圍之內……如果美帝打到鴨綠江邊,,我們怎能安定生產?”(《周恩來軍事文選》第四卷,,第73頁)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打響后,,1950年10月,毛澤東與民主人士周世釗談話時,,周世釗問到朝鮮局勢,,毛澤東指出:我們急切需要和平建設,如果要我寫出和平建設的理由,,可以寫有百條千條,,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抵住六個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F(xiàn)在美帝的侵略矛頭直指我國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有困難。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wèi)國(《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一卷,,第230頁)。
維護中國社會穩(wěn)定,。美國出兵朝鮮后,,我國國內各種反動勢力活動明顯猖獗。不將美國在朝鮮的氣焰打下去,,國內反動派氣焰就會更加囂張,,不利于新生人民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穩(wěn)定。
著眼于國家長遠建設考慮,。如果不出兵,,整個東北將被牽制,1000多公里的邊防線需要部署很多兵力,,還要改善裝備和修建機場,,隨時準備打仗,這是一筆無法計算的花費,。志愿軍組成后,,彭德懷在師以上干部動員大會上明確指出:“三五年以后再打,讓我們松一口氣,,好不好,?當然好,!但是三五年以后還是要打的。我們三年五年辛辛苦苦建設起來一點工業(yè),,到那時還是要被打得稀爛……我們要建設國防,,建設重工業(yè),三五年是辦不好的,,五年時間不能有過高的希望,短短的三五年,,陸軍,、空軍裝備不可能特別改善,海軍更談不上,,所以遲打不如早打的好,。”(《彭德懷軍事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322頁)
第三,,軍事準備的原因。就是黨中央有戰(zhàn)略預見地組建了東北邊防軍,。朝鮮戰(zhàn)爭一爆發(fā),,美國就立即武裝干涉,雖然戰(zhàn)前朝鮮沒有向中國提出任何請求,,且戰(zhàn)事開始后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發(fā)展順利。但毛澤東,、周恩來考慮到,,由于美國武裝干涉,朝鮮戰(zhàn)局形勢發(fā)展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朝鮮人民軍能一鼓作氣,戰(zhàn)爭很快結束,,至少告一段落,,美國再想援助也需要長時間準備和調動更大兵力。另一種可能是,,戰(zhàn)爭長期化,,甚至戰(zhàn)爭形勢出現(xiàn)逆轉。因此中國不能沒有防范準備,。周恩來說:“我們設想第一種情況下組織邊防軍,,是備而不用;在第二種設想情況下,,是加重了我們的責任,,并且應該很快地積極準備,。”(《周恩來軍事文選》第四卷,第45頁)所以,,在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不到兩個星期,,美軍地面部隊進入朝鮮僅一個星期,中央軍委于1950年7月7日就開始著手組建東北邊防軍,,抽調國防機動部隊共25.5萬余人,,集中到遼寧東部和吉林東南部地區(qū),以保衛(wèi)東北邊防和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反抗侵略,。東北邊防軍的全部準備都是以美軍為主要作戰(zhàn)對象,、以朝鮮為作戰(zhàn)地區(qū)進行的。這為中共中央決策出兵準備了必要的軍事力量,。
正是出于上述三個原因,,中共中央才作出出兵援朝決策。中共中央決策出兵時全面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優(yōu)劣條件,,認為美國雖強也有弱點,,中國雖弱也有有利條件。美國在軍事上是一長三短:一長是鋼鐵多,。三短是戰(zhàn)線太長,,首尾難以相顧;運輸線太長,,要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兵力不足,并且士氣不高,,是“鐵多氣少”,。美國雖然握有原子彈,但不能輕易使用,。因此,,盡管美國在綜合國力和軍隊武器裝備上占有絕對優(yōu)勢,但并不是不可戰(zhàn)勝的,。中國困難雖多,,但也有有利條件。東北邊防軍已作了必要準備,,并已調集了二線三線部隊,;中國軍隊占有數量上的優(yōu)勢,經受了20多年革命戰(zhàn)爭的鍛煉,,官兵團結,,凝聚力強,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向來有以劣勢裝備戰(zhàn)勝優(yōu)勢裝備之敵的經驗,;中國是反抗侵略,進行的是正義之戰(zhàn),,有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的全力支援,;中國已同蘇聯(lián)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將獲得蘇聯(lián)的物資支援,,等等,。
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讓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后打敗你,。”(《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頁)體現(xiàn)了不畏強敵,、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革命膽略和非凡氣魄,。歷史證明,,抗美援朝的出兵決策是正確的??姑涝鰢鲬?zhàn),,志愿軍將士在朝鮮戰(zhàn)場嚴厲地教訓了美國霸權主義,一舉將敵人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震驚了全世界,。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中國人民有力地支援了朝鮮人民,,穩(wěn)定了朝鮮局勢,保護了中國大陸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及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中國人民打出了新中國的軍威國威,,徹底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在國際上軟弱可欺的形象,,極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yè)。
(作者:齊德學,,系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